news-details

Issue 290 Cover Star 多语主持人的"斜杠"人生 一专访马来西亚籍主持人邱培聪

多语主持人的"斜杠"人生

一专访马来西亚籍主持人邱培聪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沟通方式。作为一名活跃在泰中两地的多语主持人,邱培聪的语言天赋令人惊叹,普通话、粤语、英语、马来西亚语、泰语……他在多语言之间自如切换。他的成长经历充满了跨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让他在不同领域都能游刃有余。

但在他看来,语言的掌握并非天赋,而是环境的锤炼。从小在多语言环境中成长,他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培养了这种能力。来到泰国后,他凭借一股学习的韧劲,走进街头、夜市,与当地人交流,从简单词汇到完整句子,最终能流畅表达。他的语言学习之旅充满趣事,这些经历让他更加体会到,学习一门语言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放下面子,乐于尝试。

他最初并未计划长期在泰国,但命运的安排让他在这里扎下了根。大学时期,经历丧父之痛后,他选择泰国作为调整心情的地方。没想到,这片土地的人文风情深深吸引了他,也促使他更深入地融入泰国社会。从歌手到主持人,他不断拓展自己的事业版图。

除了娱乐圈的事业,邱培聪也在泰国开创了自己的一番事业。创业之路并不平坦,但每一次的失败都让他更加成熟,也让他对泰国市场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开设的港式餐厅“小香港”,正是基于市场需求与个人考量的结合,成为众多食客青睐的中餐厅。

在疫情期间,他的生意遭受打击,但他并未因此停滞不前,反而更加关注社会公益。从最初的偶然善举,到如今的长期公益活动,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关怀。他始终相信,善意无需惊天动地,每一份小小的帮助,都可能成为温暖他人生活的火光。

多年来,他主持了无数场次的活动,累积了丰富的经验,也不断磨练自己的控场能力。他在台上总能迅速判断现场情绪,调整语速、语调,并精准地转换语言,让不同国籍的嘉宾都能轻松融入活动氛围。此外,他也十分注重临场反应,无论是突发情况还是艺人的即兴发挥,他都能巧妙地化解,为活动增添亮点。

本期封面明星,让我们来了解他背后更深层次的故事。

 

ManGu:请您先向我们杂志读者介绍下自己。

邱培聪:我来自马来西亚,爷爷公公婆婆都来自中国大陆,我们算是第三代,在马来西亚长大。在那边长大的过程当中,很遗憾的是因为我们从小爷爷和和婆婆都过世了,所以就没有跟中国那边的亲戚朋友联系。所以很多时候我觉得中国一些风俗习惯,我们就可能不太熟悉。

ManGu:您这边会非常多的语言,会马来西亚语、普通话、粤语、英语和泰语。想知道您现在会到底会多种语言,您都是怎么学的?

邱培聪:说起来好像很多,其实不多。我自己本身因为从小在马来西亚长大,所以我们日常也有有几个语言需要使用。第一个是马来西亚语,因为从小在马来西亚长大,所以这是我们从小就要学习的语言。第二就是学习中文,中文是自修的。因为在马来西亚的学校其实是没有包含中文的课程。除此之外就是英语,我跟母亲聊天是以普通话聊天,我跟我父亲聊天是用英语聊天,所以在家里面就是有不同的语言。

ManGu:您是有系统学习过泰语吗?

邱培聪:我自己本身没有上过任何泰语课,也没有去学,我的泰语就是在街边路上对遇到的阿姨婆婆就问问题。其实很多人说我很有语言天分,我觉得其实我不太赞同这个事情,为什么呢?我觉得人都是逼出来的。我来的时候我是一个人来,但当你一个人在一个环境陌生的环境,你所会的语言是用不了的时候,我相信你在一个月的时间你也可以做得到(流利的沟通)。因为我觉得人我们人是被逼的,走投无路的时候,其实学习能力很快的。所以我还是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这种语言天分,但是你肯定要经过那个很折磨的过程。你要走出你的舒适圈,纯粹跟泰国人沟通,在这样子的一个环境下,当下你很快你就会学习好泰语。

ManGu:您为什么想要来到泰国?

邱培聪:刚开始的时候没有长期来泰国居住的计划。我在大学的时候父亲得了癌症,照顾父亲两三年后,父亲还是去世了。办完丧礼之后,我就告诉妈妈说我需要一点时间来散散心。我选择泰国是因为,第一很靠近马来西亚,第二是因为从小妈妈就很爱泰国,喜欢带我们去泰国旅行。那个时候就作为一个背包客来到泰国,但不是抱着一个旅行的心态,而只是想来散心。所以我来到泰国曼谷以后,我就是在街边走,怀念爸爸,就到处走走走看看。当我去到一些小众景点,而不是那种旅游胜地的时候,我觉得其实泰国的人,风俗习惯,还有一些文化,我觉得挺有趣的。那时候我就觉得,如果我会跟他们聊天那会更好。我那时候去夜市,他们基本上都不会说英语,只会跟我们说泰语。但今天不一样,今天泰国已经很多泰国人都会说中文了。15年前来泰国的时候,基本是不会有人会说中文的,所以去哪里都只是说泰语。但我就觉得我好想跟他们沟通,好想了解他们的思维,他们的文化等等,但是就是沟通不了。所以就从那时开始,每天就可能走在街边看到一些阿姨,就会问她,这个怎么说?这时候泰国人会很乐意的教你泰语。所以每一天就慢慢的学习一些简单的泰语词。然后日积月累,把那个词连成一句话就造句了,之后就可以开始慢慢沟通。

ManGu:在刚开始学泰语的时候,有没有因为对泰语还不太了解而闹出的笑话?

邱培聪:说实在的,太多太多了。就像我说过的,如果想要很快时间学好一个语言,我的一个秘诀就是脸皮要够厚。其实我觉得被取笑真是很正常的,就好像你看小朋友,就好像你看小朋友,在学习说话的时候就很可爱。抱着这样子的心态的话,你很快就会学好一个语言。脸皮够厚,就不用担心说人家怎么样去取笑你。就像有些人刚开始学一个语言,当地的朋友就会教你一些奇怪的话。

ManGu:您在很多的见面会或者活动上,都是多语主持而且语言切换得非常快。想问一下您当时在台上是怎么做到这么自如的?

邱培聪:可能跟我主持了很多场次,然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关。我在马来西亚长大,马来西亚是多语言沟通的一个国家,所以可能就那个时候习惯了。多语言沟通有利有弊,就是你可以说马来语,说英语。我的广东话和泰语都是我自修的,主要是看TVB看了电视剧,看多了以后就慢慢学习。坏处就是当你会说很多语言的时候,我们就习惯了用不同的语言去沟通,但是同一时间一些特定的方言的沟通,就很难去组织语言。

我的中文其实还不算很好,有时候在中国主持,觉得中文真的很美好,你不需要用太长的句子,就蕴含了很多深刻的含义。说实在的,我对自己的主持能力也不是很有自信。我觉得好的主持人,第一你要掌控好当地的语言,但是我对一些高深的成语还是比较难理解。就好像你看湖南卫视一些主持人,他们的主持真的很精彩。所以我今天可以做得到的主持人,主要就是粉丝见面会的主持人,我就是粉丝和艺人之间的一个“中介”,将艺人的心里话用最完美的方式传达给粉丝,在同一时间也将粉丝的心情传达给艺人,让艺人将最舒服最舒适的一个一种状态,在当下去跟粉丝沟通。因为很多艺人去到不同的国家的时候,都会特别紧张,有 很多的顾虑,我的这个责任是让他们都放松,做回最真实的自己,让粉丝们更加喜欢他们。每个艺人都有他们自己的魅力,但是要怎么样把这个魅力就是很很自然的传达给粉丝们,这是我比较顾虑的事情。

我刚来泰国的时候,有机会和泰国很有名的一个前辈拍我的第一个广告。那时候初来乍到,泰语几乎不会,一些泰国朋友就会教我一些泰语。就像中文中的的人称“我”和“你”,英语中的“I”和“You”。但是泰语的人称有分不同等级,他们就教了我泰语中不那么礼貌的“Gu”和“Meng“。我当时记住了,就问拍广告的导演“你吃饭了吗”,就说了这个。那个导演当场傻眼了,因为他不知道我是不会泰语的,全场其他人都在笑,说你为什么这么没有礼貌。

其实摸索泰语的过程中,因为不熟练而闹出的笑话太多太多了,这个是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在学的过程中可能会被教到很多类似这样不礼貌的话,但我们不太了解的话可能就会去运用。我跟这个大导演不熟,但是因为想要跟他用泰语交流,就这么巧我就跟他说了,结果就变成了一个笑话,最终也没有交流成,之后也没有再见过这个导演了。

ManGu:主持生涯只是您的其中一个领域,您在这边也开了按摩店和餐厅,发展您的商业。您是怎么想到要在这边开这样一间港式餐厅呢?

邱培聪:刚开始我来泰国的时候就签约了GMM GRAMMY,当了5年的歌手、艺人 、主持人,这里也非常感谢GMM他们给我这个机会,当时有在组合里面发专辑发单曲,也有机会开始做主持。大家都知道娱乐圈的职业相对应来说,短暂也不稳定。从长期来说,我利用我在娱乐圈赚到的本金,想办法弄一些生意来做。大家可能看这个觉得很简单,但是我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我爸爸是老师,妈妈是家庭主妇,家人没有做过生意,告诉我生意的概念,生意应该怎么做。

如果要掌控自己的未来,还是要有一些自己的生意,我在兼顾娱乐圈工作的同时,就学习如何做生意。我不太熟悉泰国的法律和税务,在装修的时候也有被骗过。但是被骗多了就开始学聪明了,这个也算是交的一个学费吧。我有开过甜品店、船粉店。我的餐厅已经开了11年了,按摩店也有5、6年了。其实我最开始不是做餐饮的,我当时背包客过来,资金不是很多。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我又主持,又做自己的生意,感觉都挺顺利的,但其实不是这样子。我那时带着仅有的资金刚来泰国,钱都放在一个包包里。我刚从机场下来坐的士,泰语也不熟练,只会简单的“Phi Krab”打招呼。上车之后司机就跟我聊天,问我泰语怎么学的,我当时就觉得泰国人真的很友善。后面去到一个上坡的路,车子熄火开不了了。他就说这个车子是他朋友借他的,他还不太熟悉,问我能不能借手机给他打电话问下他朋友,因为他的手机没钱了。然后他就一直尝试开车并跟朋友聊天,期间他就一直用着我听不懂的泰语在跟朋友聊天。后面他就说让我下去推一下车,试一下能不能

开。我当时也没有戒备心。下去推车之后他就走了,我当时还以为他会停,但是并没有。最糟糕的是我的背包里面的资金还有手机也在他手上。因为我在当地也没有朋友,不知道该联系谁。当时大晚上我在路上一直走,希望司机能拿了现金,把包包和护照丢出来,但是直到凌晨都没有找到。后面看到警察局才去报警,补回我的护照。每个国家都有好人,也有不坏好意的人,所以出门在外对自己的随身物品还是要小心保管。

ManGu:您在这边选择开一家港式餐厅,是因为受家里人的影响, 还是因为对泰国市场做了什么调研?

邱培聪:其实我很喜欢泰式料理,但是一个外国人在泰国开一家泰式料理,会很奇怪。因为十几年前在泰国的中餐很少,很多中餐都是潮汕菜,但是其实很多人都喜欢去香港吃港式点心,我觉得这个市场可以做。所以后面也有到香港学习如何制作,选一些香港比较有名的一些厨师大厨过来,也会培训当地的厨师。当时想把整个店布置成这样比较鲜艳的颜色,我就选了类似上海滩的主题来开这样子的一个中餐厅,主要是让年轻一辈过来了之后可以打卡拍照。所以那个时候挺受欢迎的,还有很多人会过来排队来吃。

ManGu:平时有看到您也会去做慈善,是什么契机让您开始走进这些社区去献爱心的呢?

邱培聪:我自己本身就在娱乐圈在工作,所以还是希望利用自己社交媒体可以去散发给各国的朋友们。我之前也开了很多分店,但疫情的时候,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一些心血,在眼前消失了。所以在疫情过后,我更倾向于去帮助一些我觉得有需要的小朋友,还有一些比较贫穷的社区。因为疫情期间,店铺不能保证每天开张,但是订来的材料又有几百公斤之多,如果不能及时用掉就会导致食材不新鲜。所以我就告诉我的员工们说,把这些食材做成盒饭,把它捐出去给这些有需要的人。我在泰国十几年,我从来没有走进去这些社区,最多可能就是去捐钱给一些孤儿院等等之类做一些公益。但当我去感受了以后,我发现泰国的贫富差距真的很大。当然我们没办法把他整个环境给他弄好,但是我觉得给小朋友送过去的爱心,小朋友们可以感受得到。我一周可能会去2到3次,都是看自己的工作行程。我之前因为有十几家店要管理比较忙,但现在只有一家,所以就挺轻松的。我觉得这种小社区,不建议大家用钱的方式去协助他们。很多时候这种小社区他们在管理钱方面没有一个很好的观念。所以我还是建议可以还是捐赠一些小朋友需要用到的东西,可以捐助捐一些书本或者是包包之类,这些都可以对他们的成长帮助到很多。

ManGu:您既管理店铺,又有主持工作,然后平时还要去这种社区去资助小朋友们。您是怎么管理您的时间的?

邱培聪:每个人一天的时间都是24小时,但还是要建议大家多照顾好自己的健康。我疫情前其实是一个工作狂,睡觉的时间也很少。我很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就把每一分每一秒都都用得很足,但是忽略了自己的健康,所以在疫情过后,我就把一部分的时间分配给自己的健康。开始健身,开始多照顾自己的营养、作息等等之类的。所以还是建议大家还是要分配好自己的时间。我觉得培养团队是很重要的,我很感谢我的团队们。我一个人在泰国没有任何的亲戚朋友,也没有学生时期的朋友,朋友们多是娱乐圈的艺人朋友。那还是需要自己培养一批团队出来,帮忙照看生意。

ManGu:您虽然经历了很多很多,但是仍然看着很年轻,您是怎么保养的?

邱培聪:我觉得心态很重要。我是一个不记仇的人,我觉得当你记仇,开始埋怨抱怨的时候,不知不觉人就会变得没有那么的开朗。所以我的劝告就是尽量少埋怨,少抱怨,别记仇。无论是人家怎么对你的,像我之前我说过被人骗,我还是选择原谅他们。因为我觉得如果你记下来,你不原谅他,那这个痛苦你要背一辈子,就一直有根刺在心里面。

ManGu:最后,有什么想对我们杂志的读者说的话吗?

邱培聪:@ManGu曼谷杂志的粉丝朋友们,非常感谢你们的支持,希望你们在泰国各地玩得开心,有机会可以过来尝试一下我们这个24小时营业的小香港,还有三兄弟的鸡饭。希望可以大家可以多多支持我,谢谢。

You can share this post!

Issue 291 Cover Star 重新演绎,经典始终如一 ——专访泰剧《露在火中烧》演员Euro Yotsawat&Mookda Narinrak

Issue 289 Cover Star超越恐惧 寻找力量 ——专访泰国恐怖电影《鬼滴语2》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