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巷少年如何炼成全球鼻通帝国
——专访泰国鸿泰牌鼻通创始人Keng 提拉蓬·拉布塔姆
在曼谷吞武里区一条不起眼的巷子里,空气中混杂着摩托车尾气和街边摊贩的油烟味,提拉蓬·拉布塔姆(人称Keng)的童年在这里悄然度过。作为家中六个孩子之一,他的记忆里没有太多玩具或闲暇时光,取而代之的是父亲那辆破旧出租车带回的微薄收入,以及母亲在家中忙碌的身影。
提拉蓬至今记得,小时候他最大的愿望不过是“让父亲少开几小时车,让母亲能多喘口气”。13岁那年,他便背起行囊,走上街头,开始了打工生涯。那时的他或许未曾料到,几十年后,自己会成为一款席卷全球的绿色小瓶——“鸿泰”草药鼻通的缔造者。
如果说命运曾给提拉蓬开过玩笑,那一定是他在无数次失败后翻开的那张旧报纸。卖过猪皮、做过辣椒酱,甚至摆过不知名的小摊,提拉蓬的早期创业像是无数泰国底层青年的缩影——充满尝试,却难见回报。直到某天,他在一篇不起眼的报道中发现了一种草药鼻通的配方。这个偶然的灵光一闪,成了他人生真正的转折点。
最初的鸿泰鼻通远谈不上精致。简陋的瓶子,手写的标签,甚至连配方都带着些许粗糙的实验感。但当第一批顾客试用后,那股清凉直冲鼻腔的提神效果却让人眼前一亮。街坊邻里开始口口相传,有人拿它缓解疲劳,有人用它驱散曼谷湿热的困倦。提拉蓬敏锐地嗅到了机会,他不再满足于零散的小打小闹,而是决心将这个不起眼的小玩意儿打造成一个品牌。
创业从来不是坦途。提拉蓬的起步资金几乎为零,他只能从街头摊位和加油站开始,一瓶一瓶地卖,一分一厘地攒。那些年,他既是老板,也是推销员,甚至还是送货员。顾客的反馈成了他最宝贵的财富——有人嫌瓶子不好看,他就改进包装;有人说味道太冲,他就调整配方。正是这种近乎偏执的细节打磨,让鸿泰从街头小贩的临时摊位,逐步走进泰国人的日常生活。
如果说鸿泰的初期成功靠的是提拉蓬的韧性,那么它后来的腾飞则离不开市场的偶然与必然。几年摸爬滚打后,鸿泰的年营业额从几万泰铢跃升至5亿泰铢,生产线从手工灌装升级为现代化工厂。但真正让鸿泰名声大噪的,是那位来自韩国的K-pop天后Lisa。当她在社交媒体上随手展示这款绿色小瓶时,粉丝们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视频中,Lisa轻吸一口,露出满足的表情,配文:“我的小秘密。”一夜之间,鸿泰从泰国街头走进全球视野,订单从亚洲涌向欧美。
明星效应固然强大,但鸿泰能站稳脚跟,靠的绝不仅是运气。它用天然草药配方击中了现代人对健康与便利的渴望——薄荷、尤加利和樟脑的组合,既能提神醒脑,又能缓解鼻塞,小巧的瓶身则让它成为旅行与办公的完美伴侣。更重要的是,提拉蓬从不满足于“卖得出去”。他常说:“好产品不仅要实用,还要让人记住它的价值。”为此,鸿泰的外观设计也经历了从简陋到精致的蜕变,绿色瓶身搭配现代化的标识,让它不仅是健康用品,更成了某种生活方式的象征。
这种对细节的执着,让鸿泰在国际市场上找到了立足之地。外国游客开始将它当作泰国之旅的纪念品带回家乡,而泰国本地人则视它为家乡文化的骄傲。从曼谷到伦敦,从首尔到洛杉矶,鸿泰的绿色魔力悄然渗透进全球消费者的口袋。
站在今天的成就面前,提拉蓬依然保持着低调。他不再是那个背着货物走街串巷的少年,但那份对顾客的敬畏从未改变。他常说:“我们的成功不是因为我,而是因为每一瓶鼻通背后顾客的信任。”这种朴素的信念贯穿了鸿泰的每一步——从最初的街头反馈,到如今的全球研发,提拉蓬始终坚信,品牌的核心在于满足需求,而非单纯追逐利润。
如今,鸿泰已是泰国草药文化的名片之一,但提拉蓬的目光早已越过商业版图。他计划将鼻通推广到更多国家,甚至探索更多草药疗法的可能性。在他看来,鸿泰不仅是一个产品,更是一种连接自然与现代生活的桥梁。从吞武里区的贫困少年到全球企业家,提拉蓬用几十年证明了一件事:真正的成功,不是起点的高低,而是你愿意走多远、磨多久。
当你打开一瓶鸿泰草药鼻通,那股清凉或许只是一瞬,但它背后的故事却绵长而深刻。从街头到全球,这抹绿色不仅提神醒脑,更唤醒了无数人对梦想与坚持的共鸣。提拉蓬的旅程未完,而鸿泰的魔力,才刚刚开始。
提拉蓬:最直接的原因是帮父母分担压力。那时候,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是父亲,他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只有在病倒的时候才能勉强停下来喘口气。我看在眼里,心里不是滋味,于是萌生了出去工作的想法,希望能为家里减轻一点负担,让父亲能够有更多的休息时间。年少的我,并没有太多复杂的考量,唯一的想法就是尽一份孝心。
起初找工作并不容易,我没有明确的目标,只要能赚钱的活计都愿意尝试。那时候,我沿着街道,一家家地走进贴着招聘启事的店铺询问,但年纪太小,没有人愿意雇我。无奈之下,我只能托熟人帮忙介绍,最终在一家电器店找到了第一份工作,每月工资3000泰铢。我在那里干了两年,虽然微薄的收入无法改变家里的困境,但至少能稍微减轻一点负担。两年里,我学到了很多,也逐渐明白,不同的岗位意味着不同的责任,每一份薪水背后,都有着相应的付出。
后来,我换了一份薪资更高的工作,在一家印刷厂负责运送文件和货物,工资提升到了4500泰铢。相较于电器店的工作,这里的一切都是新的体验,接触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技能和挑战。在这里工作了一年多后,我选择暂时停下来,去寺庙待了一个月。
提拉蓬:那个阶段,我的内心非常迷茫,遇到了许多从未经历过的问题,不知道该如何解决,也不清楚人生的意义何在。于是,16岁的我选择去寺庙,希望能从中找到答案。在那里待的一个多月里,我想通了很多事情,理解了生命的价值,也意识到人应该有责任感,尤其是对父母的责任。有些事情无需执着,内耗自己没有意义,但孝顺和担当,却是不能放下的。这段经历让我内心变得更加强大,重新回到社会后,我对未来的目标更加清晰了——努力赚钱,让家人过上稳定的生活。
其实,在寺庙的时候,我也曾动过出家的念头。那时,我想,如果选择留下,眼前的生活是否会变得轻松一些?但很快,我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出家,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逃避。现实的问题并不会因为我的离开而消失,家人的压力依旧存在。如果有一天,我的经济能力足以支撑家庭,或许可以重新考虑这个问题。但当下,我的责任是赚钱养家。
提拉蓬:工作是一场漫长的积累过程,不仅是技能的提升,更是责任感的培养。20岁那年,我被征召入伍,被派驻到北榄坡府,在驻地里管理一家小商店。那段时间,我学会了如何卖货,如何管理店铺内的大小事务,也明白了销售的核心不仅仅是产品,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最重要的,是如何与顾客建立真正的连接。
退伍后,我去应聘售货员,结果失败了。面试时,考官递给我一个订书机,让我推销,我的第一反应是询问产品的性能和优缺点。而面试官的回答却让我印象深刻——“一个合格的售货员,关注的不是产品的性能,而是如何让它卖出去。”那次失败让我意识到,销售的本质在于如何打动顾客,而不仅仅是讲解产品参数。
之后,我陆续尝试了多个销售岗位,也见识了不同店铺的经营方式。有些店主专注于诚信经营,而有些则倾向于欺骗顾客。我曾帮一位老板推销他的炸猪皮和辣椒酱,挨家挨户拜访店铺。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销售不仅仅是交易,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即使一时没有达成合作,但真诚的沟通可以为未来建立信任,铺下合作的基石。这种理念,至今仍影响着我的事业,也成为“鸿泰牌鼻通”能够长久发展的关键之一。
提拉蓬: 最初的原因很简单——炸猪皮和辣椒酱的销量开始下滑,利润自然也跟着减少。为了弥补这部分的损失,我开始考虑拓展新的业务。当时制作鼻通的想法只是一个副业,希望能作为主营生意的补充。然而,最初的市场策略并不成功。我们将鼻通投放在酒吧和彩票店等场所,原以为这里的顾客对提神醒脑的产品会有需求,结果销量远远不及预期,市场反馈也并不理想。
提拉蓬:从创业到现在,我们始终坚持一个理念——真心对待每一位顾客。从最初的第一批消费者,到今天依然支持我们的老顾客,这份信任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靠着时间和真诚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提拉蓬: 是的,我专门学习过这方面的知识。当时,我在报纸的“创业”专栏上看到了一篇关于精油制作的文章,觉得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商机。那时候,我已经在经营炸猪皮和辣椒酱的生意了,心想如果能在店里额外售卖鼻通,或许能拓宽收入来源。但现实比想象中要困难得多——第一次尝试彻底失败,销量寥寥无几。
提拉蓬: 最早的鼻通只是一个小小的白色瓶子,里面装着龙脑、樟脑等成分调配的精油。那时候,我对市场的理解还不够深入,第一次尝试的销售效果并不好,最终只能暂时放弃这个项目,转而去了一家公司上班。
提拉蓬: 这个契机其实有些戏剧性。我在上班期间遭遇了一场车祸,被迫休养了两个月。这段时间里,我重新思考了鼻通这个项目,并决定调整市场投放策略。之前我主要把产品投放在酒吧和彩票店,但这次我改为铺货到加油站、街边商店、小卖部等更贴近大众的地方。结果非常成功,销量大增,甚至还收到了不少大订单。
提拉蓬: 随着市场扩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鼻通这种产品,我能做,别人也能做,价格战成了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尽管有很多忠实顾客,但也有不少人更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低的产品,而低价往往意味着质量难以保障。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销售也受到了一定影响。那时候,我对市场的认知还不够成熟,缺乏长期规划,最终还是决定放弃鼻通业务。
提拉蓬: 真正让我坚定决心的,是我的老顾客。他们在我离开市场两年多后,仍然四处打听我的产品,有人甚至说每次路过那些曾经售卖鼻通的店铺,都还会期待某一天能再次看到它。这种执着让我深受触动,意识到自己其实已经建立了一批忠实用户。于是,我决定第三次投身鼻通事业,但这一次,我不再盲目打价格战,而是把质量放在首位,不断优化配方,确保产品的品质。我相信,只要产品足够好,就一定会有市场。最终,鸿泰牌鼻通就这样一步步成长起来了。
提拉蓬: 当时我刚退伍,应该是21岁的时候。
提拉蓬: 差不多是30岁左右。
提拉蓬: 其实不能说是一直在做,而是这10年间,我不断经历失败、调整、再出发的过程。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每一次失败都让我成长。当我第三次拿着产品穿梭在各个店铺之间送货时,我的目标已经比之前更加明确。我开始特别注重收集顾客的反馈,并根据他们的意见不断改进产品。
我们的鼻通产品前前后后至少改进了500多次,配方并不是一开始就固定的,而是在顾客的批评和建议下不断优化出来的。每一次收到批评,都是一次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促使我们反思和改进。正是这些调整和优化,使我们的产品始终保持着高质量,并且不断进步。
提拉蓬: 是的,目前我们所有的产品仍然是纯手工制作的。一开始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在制作,完成后再亲自送到各个店铺分销。随着顾客数量逐渐增加,我雇佣了更多员工加入制作团队。但即便如此,我们始终坚持纯手工制作的工艺,确保每一件产品都保持高质量。这种手工制作的方式不仅让产品更有特色,也让我们与顾客之间建立了一种独特的信任感。
提拉蓬: 这一切其实都是从顾客的需求开始的。最初的精油版虽然得到了顾客的认可,但逐渐发现,它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顾客们开始向我们提出希望有药膏形式的产品,要求在质量和配方上进行升级。于是,我们根据顾客的反馈,研发出了药膏版的鼻通。而在药膏推出后,顾客又有了新的要求,他们希望有喷雾型的产品。于是我便在原有的基础上重新调整药材比例,设计了新的配方。
提拉蓬: 按照规定,确实是需要向食药监局申请备案的,尤其是涉及到产品的配方和生产工艺。只是当时我们还处于学习和试验阶段,规模也仅仅是家庭作坊的规模,资金和资源有限,申请备案所需的费用也比较高。因此,那时我们并没有进行备案。但随着企业的逐步发展,我们开始不断扩大规模,同时也在努力学习相关法规,接受外界的信息和意见。只有做到每一步都尽力做到最好,才能实现真正的成功。正如我刚才提到的,我们在不断听取顾客批评和建议的过程中,才一步步改进了我们的产品,最终达到了今天的成就。
提拉蓬: 这款小绿罐的设计灵感其实源自我们最初制作鼻通时所使用的精油配方。那时我们并没有套用市场上现成的配方,而是将所有原材料和配比都经过反复摸索和调整,最终设计出独特的配方。这也让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变得独一无二。如果顾客喜欢,就只能购买我们的品牌。而且最初并没有量产,我们只是在小范围内推广,包括自己也会试用,结果获得了顾客们的好评。基于这些反馈,我们不断进行改进,逐步完善产品。现在市场上大家看到的小绿罐,已经经过了33次的配方改进,主要是添加了新的材料,同时去除了那些影响味道的成分,以确保更多人能够接受它,让所有年龄段的顾客都能够享用。否则,产品的真正价值和效果就无法体现了。
提拉蓬: 大概是在推出后的两三年时间吧。正是因为这款产品的成功,我们才有了资金基础,得以扩大规模,最终成立了公司。
提拉蓬: 还行,制作完成后我们第一时间就送到分销商手中。直到现在,我们的库存始终保持在能够稳定供应的状态,确保顾客的需求得到及时满足。
提拉蓬: 差不多是在推出后的两三年时间里吧。随着购买小绿罐的顾客数量逐渐增多,这种趋势开始变得明显。随着顾客群体的增长,我们的员工数量也从最初的十几个人增加到了现在的上百人。如果要说顾客数量激增的时期,应该是在新冠疫情期间。因为很多人因为感染出现鼻塞等不适症状,需求大幅增加。疫情初期的2020年,这种趋势还不太明显,但到了2021年左右,我们一度陷入了供不应求的困境,库存根本无法满足订单需求。那时候,我们意识到这可能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于是决定坚持继续生产,直到今天。
提拉蓬: 大概是2022年吧,我们才开始正式打广告宣传。那时,一位中介联系到我,表示可以在电视上投放产品广告宣传。于是,我们第一次投入资金使用媒体平台来推广产品。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们从来没有做过广告宣传,知名度完全是靠顾客们的口口相传。
提拉蓬: 不是,在这之前已经有人这么做过了。不管是谁,推出产品的每一步都有历史可追溯,并且可以讲述当时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2008年左右,我们推出产品时,定制了专属于我们品牌的小绿罐,并且至今一直沿用。如果有人说我们抄袭,那也没关系,请拿出证据来证明。不同的品牌有自己的特点和市场战略,是否购买完全取决于顾客。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不断完善自身。
提拉蓬: 是的,我敢说,我们鸿泰牌小绿罐时间越久,味道越浓郁,使用体验感越好。一般质量不好的鼻通,使用时间很短。小绿罐的质量有一定保证,使用时间长在某种意义上也帮助我们建立了与顾客的信任与联系,从而收获更多回头客。 通常情况下不少于三个月,也有顾客反馈用了三四年才彻底没有味道。像公司办公室里的样品,有些已经放了十四年了,打开依旧能闻到味道,只是没有像刚制作出来时的味道那么清新自然。
提拉蓬: 不担心。很多选择购买我们产品的顾客不仅仅自用,有时也会作为纪念品送给朋友或客户。我坚信,一件产品使用时间长并不会影响它的销量。很多海外的朋友知道我们品牌是通过泰国朋友,这说明,我们的产品品质得到了本国顾客的认可,从而才会选择购买并作为纪念品送给朋友。既然这样,我们就必须将产品的质量做到极致。因此,我们从来没有担心过提高产品质量会导致销量减少这个问题。而且,事实上,我们的产品没有哪件的销量因此减少,反而在不断增加。
提拉蓬: 会的,用的时间越久味道会越来越淡。品质好的产品,其功能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退化;品质不好的产品,用了没多久可能就用不了了。因此,产品卖家不应该将产品定价太低,如果产品定价低,品质一般,那么改进时先改哪一个好呢?事实上根本没办法解决。如果定价相对较高,则会激励我们继续改进和完善产品质量。
提拉蓬: 没有,百分百纯天然药材制成。既然要保证产品的质量,我们在选取原材料时就十分重视。尽管成本和定价高一点,但并不影响我们的销量。而且,产品的质量评判取决于消费者的感受,并非价格。 我们的产品能否吸引到顾客最主要还是靠味道,很多顾客使用了之后会感到清新舒适。而一些品质一般的产品也不是不能用,只是味道不符合顾客的喜好,使用之后反而会不舒服。所以,我们一直以来坚持提升我们产品的质量,以此来吸引顾客。
提拉蓬: 是的,当时确实吸引了不少顾客。对,我们没有专门请Lisa帮助宣传,应该是Lisa本人真的在使用我们的产品。如果我们邀请明星来代言,但其本人根本没有使用过我们的产品,可能会给顾客和粉丝造成误解,认为我们的产品与宣传不符。这与我们投资进行宣发的初衷背道而驰。如果真正使用过我们的产品,根据真实体验来进行推广,这才是真正的宣传。我们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之一就是诚信,大家平时在平台上面的宣传,大多都是大家根据使用感受自发进行的反馈。大家的建议与反馈都是我们改进的动力,例如之前有顾客反馈表示,小绿罐掉到地上之后里面的原材料会撒的到处都是,对此,我们对包装进行了改进,将网袋缝起来,现在就不会再出现类似的情况了。
提拉蓬: 是的,每个生产流程都是纯手工制作。未来有计划引进现代化技术来进行生产,目前正处于工厂建设阶段。
提拉蓬: 那样做会导致味道没有那么浓郁,做倒是也能做,只是使用体验可能不会很好。以后有机会或许会研究一下新的配方,推出更小的包装规格。我们最新推出的双头鼻通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包装规格较之前大了一点,盖子上加了一只夜光的小凤凰,以便顾客在黑暗的环境中也能第一时间找到。仅仅是这件产品,我们在收集信息并加以改进上就用了三年时间。每一件新产品的推出,我们最重视的是产品的质量。现如今,所有的商业竞争基本上都是争发展,没有人搞价格战。所以,我们必须不断的学习和完善自身。
提拉蓬: 现在每天产量是10万罐左右,但我们的目标是达到30万罐。未来规模扩大后,可能会和东盟国家进行合作。
提拉蓬: 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我们,给予我们力量,继续为大家生产出优质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