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ue 291 Cover Story 从小诊所,到16家医院的连锁集团 ——专访BANGKOK CHAIN HOSPITAL集团副总经理PEACE KANTAPORN HARNPHAICH

从小诊所,到16家医院的连锁集团

 

——专访BANGKOK CHAIN HOSPITAL集团副总经理PEACE KANTAPORN HARNPHAICH

 

在现代社会,医疗行业的领导力和创新精神对国家的健康福祉至关重要。在这个背景下,Peace Kantaporn Harnphanich先生的成就尤为突出。作为Bangkok Chain 医院集团的副总经理,他不仅在医院的管理与运营中展 现了卓越的领导力,还推动了泰国医疗行业的现代化发展。他是马希隆大学管理学院(CMMU)的校友,并因其在医疗行业的杰出贡献,荣获了2023年马希东大学杰出校友奖。这一殊荣不仅表彰了他个人卓越的职业就,更肯定了他为社会做出的重要贡献。

Peace Kantaporn先生的职业生涯证明了现代社会对多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作为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者,他积极参与行业战略规划和业务拓展,通过演讲和交流活动,分享经验、推动医疗服务的创新与质量提升。

在本期的专访中,我们有幸走近BCH集团,聆听集团代表Peace Kantaporn先生分享他与家族企业的成长故事。

从一家小诊所到覆盖全国的连锁医疗集团,这不仅是一段励志的创业历程,更是一部见证泰国医疗行业发展与挑战的真实记录。在专访中,Peace Kantaporn先生深入讲述了家族如何通过学科分工、市场敏锐洞察以及不断创新的经营理念,实现企业持续壮大的历程。从亚洲经济危机中的逆境求生,到现如今的多品牌战略布局,BCH集团凭借不懈努力,在竞争激烈的医疗行业中稳步前行。

同时,Peace Kantaporn先生以自身经历为切入点,展现了现代年轻一代如何通过学习新理念、新技术,将企业传统与现代市场需求有机结合。在他看来,无论是医疗服务领域的转型升级,还是维他命矿泉水等新兴业务的拓展,创新与勤奋始终是企业发展的内核。他还分享了对新媒体时代的深刻洞察,既将线上沟通作为加强客户联系的利器,又强调道德标准与内容质量的重要性,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思考角度。

本期封面人物专访,我们将带您感受Peace Kantaporn先生和BCH集团背后所蕴含的家族力量、坚韧精神和时代智慧。这不仅是对商业价值的探讨,也是对文化传承、社会责任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ManGu:据了解,您出生在医学世家,但却没有和父母一样走上学医这条道路,可以跟我们讲讲这其中的原因吗?

Peace:我的父母都是医生,毕业之后开了一家小小的诊所,直到后来才慢慢发展成医院。在这过程中,他们意识到经营医院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仅仅有医学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很多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来加持。所以,父母为我们姐弟三人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我的姐姐在大学期间学医,目前负责集团里和医学相关的事务;而我则是选择学习市场营销,负责集团里营销相关的业务;最小的妹妹则毕业于会计专业,主要负责财务相关的工作。三个人三个方向,覆盖了集团日常运营的不同领域。我还老开玩笑说,如果家里有第四个孩子,肯定学的是IT相关的专业,这样就完全覆盖了集团运营的所有领域。

 

ManGu:所以你们姐弟三人在很早就已经确定了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然后一步一步向着这个目标前进对吗?

Peace:是的,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知道了自己未来是要进家里集团工作的,但是每个人喜欢的领域是在后来读书期间慢慢摸索的。拿我本人举例子,读书期间我意识到自己非常喜欢和不同的人交流,所以从事市场营销相关的工作自然就成为我的最佳选择。我的妹妹喜欢和数字、金融一类的东西打交道,因而选择了就读会计专业,之后进入集团从事财务相关的工作。我的姐姐从小就立志做一名医生,长大后自然而然进入医学院,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医生。而且,我们姐弟三个的性格也不一样,所以也各自选择了各自感兴趣的领域。其实,从小父母也没有强制我们一定要学什么,唯一的要求是在分科的时候选择理科,因为这样对于之后进入集团工作更有利。所以,进入大学之后具体学什么都是由我们自己选择的。

ManGu:在你出生时,集团旗下的Kasemrad医院已经开起来了对吗?

Peace:是的,我是1987年出生的,集团第一家医院诞生于1984年,规模很小,只有三层楼,按照现在的标准 来讲根本不能算是医院,更像是诊所。可以说,我从小亲眼见证了这些医院的成长与发展。在那之后不久,1993 年,集团第二家医院建成。刚提到的第一家规模小小的医院Kasemrad BangKhae,当时的院址和现在也有一定 出入。那时,我父亲是附近非常有名的产科医生,甚至可以算得上全泰国Top5。因此医院刚开起来时,慕名前来就诊的病人非常多,所以 后来不得不扩大规模,并在积攒了一定能力后开了第二家分院,这大概花了5-8年的时间。

 

ManGu:所以,您父母之前一直在其他医院工作,直到后来您父亲医术声名远扬后才选择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医院对吗?

Peace:是的,之前我父母都是医院里的普通住院医师,后来有了一些名气后,我父母开了一家小小的诊所,医院值班结束后他们就来到诊所坐诊。随着前来就诊的病人数量越来越多,诊所已经没有办法满足现有的就诊需求,所以他们就决定扩大规模,和一起在医院工作的朋友们一起开了第一家医院Kasemrad BangKhae。

 

ManGu:医院刚建成开始营业时的情形是什么样?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Peace:那时,我的父母已经算是小有名气了,前来找他们看病的病人不计其数。所以,在他们决定脱离医院自 己单干的时候,很多病人选择跟着他们一起来到新医院。就像刚刚提到的,一开始,医院规模很小,但前来看病的病人越来越多,过了差不多两三年,我的父母开始计划扩大医院的规模。由于原址大楼没有办法进行建,因此,我的父母将原址移到了原址的对面,就是现在Kasemrad BangKhae医院的位置。当时,这家医院是附近街区第一家私营医院,每天前来看病的病人数量还是非常多的。院址还没有搬迁时医院就已经实现了盈利,后来院址搬到原址对面后,又有更多伙伴加入了投资,就这样慢慢发展壮大,没过几年,医院的运营体制逐渐完善且有体系,并在1993年开设了第二家分院。

 

ManGu:那之后的发展道路是怎样的呢?

Peace:那时我还小,大概五六岁吧。我们的医院可以算得上(曼谷)第一家私营医院,我真的很佩服我父亲的勇气,敢于人先。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在那时并没有什么竞争对手,所以医院的发展还是非常不错的。不像现在,如果在外府开设分院,我们需要考虑竞争对手等一系列因素。第二家分院开起来之后,我的母亲就关掉了之前的诊所,也辞去了在医院的工作,转向专注自家医院的管理和运营。在我看来,一切都很顺利,直到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当时,集团正处于扩张阶段,大部分借贷来自于海外,但由于亚洲经济危机,泰国国内经济不景气,导致还贷金额差不多是借贷的三倍,那段时间可以说是集团最艰难的时光。其实也不仅仅是我们,泰国几乎所有企业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响。

ManGu:那集团是如何度过那段艰难时期的呢?

Peace:必须要讲的一点是,经营医院和其他生意不同,不是每一天都会有病人前来就诊。经营医院最首要的是获 取病人们的信任,对医院服务和医生艺术的信任。这一点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建立起来。Kasemrad Prachachuen 医院开业时,刚好赶上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大家都在想办法寻找出路。据我父亲讲述,医院的主要客户群体是病人,他们来医院的目的就是花钱看病,但是那时谁手里还有钱啊。资本家没有,人民没有,唯一有钱的是政府。因此,集团开始想办法和政府部门建立联系,第一次将社会保障系统纳入我们的医院,允许持有医保卡的病人在就诊时使用相关福利。直到现在,我们医院也是病人首选刷医保卡就诊的医院,每年只需缴纳固定金额的保险费,便可享受免费医疗的服务。

 

ManGu:除此以外,集团还在其他方面做出一些改变或努力吗?

Peace:除了与政府部门合作之外,集团的经营策略也有所改变,我们开始意识到市场的重要性,集团第一次进入股票市场是在2004年,当时集团股票名还是KH,取自Kasemrad Hospital。直到后来,集团改名为Bangkok Chain Hospital,股票名也随之改为BCH。经济危机之后,我们在经营和扩张时变得更加小心谨慎,很多原有的发展计划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或被暂时搁置,例如短期内开设多家分院。可以说,集团上市是很重要的一个节点,在那之后,我们有了足够的资金来扩张。直到现在,集团旗下已经拥有16家医院。

 

ManGu:集团上市之后开设的分院有多少家呢?

Peace:那很多了,每3-5年集团会制定一次发展计划,包括疫情期间。拿最近的一次举例,不久前集团刚刚制定了未来5年的发展计划,其中就包括再开5家分院。今年刚开业的癌症专科医院就是该计划的第一步。但这些战略和计划也会适时而变。

 

ManGu:集团在不同阶段侧重的策略不同,那么总体的大方向是什么呢?

Peace:说实话,不管什么样的战略,都是为了最重要的两个方向服务,一是如何扩大客户群体,二是扩大产品与服务,在此之下再具体划分领域制定战略。比如,扩大产品与服务是面向新客户还是老客户,利用新产品新服务还是旧产品旧服务来吸引客户等等。至于未来计划开设的分院和有什么不同,我觉得在于未来我们会专注打造专科医院。就像刚刚提到的今年开业的癌症专科医院,是专注于攻克癌症相关疾病的医院,不同于科室众多的综合性医院。与此同时,我们也会继续扩大综合性医院的规模。经营一家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的投资成本截然不同,所需医护人员数量、病床数量以及服务方式也完不同。例如,在人流往来巨大的综合性医院里,医患间交流的机会和时间并不多,有时没有办法做到百分百有效沟通。

ManGu:除了癌症专科医院之外,集团还计划开设哪些医疗领域的专科医院?

Peace:整形医美相关的专科医院和牙科医院,这些都是目前费发展势头非常强劲的领域,但基本上还是诊所居多,几乎没有相关领域的大型专科医院。

 

ManGu:作为年轻一代,您是如何将新市场发展理念与思想融入到老牌集团的经营与管理之中的呢?

Peace:从整体上讲,我们集团的市场营销策略与其他公司有所不同。我们集团旗下有四个不同的医院品牌,每个品牌的发展目标不同。例如,World Medical医院专注于为外国和泰国国内精英阶层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Kasemrad International 医院专注于为泰国国内精英阶层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来这里就诊是没有办法使用医保卡的; Kasemrad 医院则是为普通大众提供医疗服务的医院,前来就诊的病人可以选择使用现金支付或使用医保卡报销;Karunvej医院规模较小,主要分布在劳动力集中区,前来就诊的病人主要是持医保卡的普通群众。

在我看来,其他公司没有像我们这样覆盖全部客户群体的发展理念。至于现在的市场营销理念和方式与过去对比有什么不同,我觉得最主要的是交流方式。现在更多的是线上交流,我们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与客户建立联系。但是,不管怎么样,交流的作用在于让对方了解我们,建立信任。以前,大家对于医院的了解基本上是口口相传,经别人的推荐和介绍选择合适的医院就诊,而现在大家接受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给了我们更多机会和平台与客户群体沟通交流。而且,新老理念的碰撞何尝不是一种交流。通过交流,我们可以获得更多更适合集团发展的思路,这是最重要的。

现在几乎80%左右都偏向于线上媒介的宣传,线下媒介已经逐渐过时了。在我看来,就连电视现在都很少有人看了,大家更倾向于线上双向交流沟通。我们也是紧紧抓住线上交流的优势,积极维持与客户间的联系。因为我们的客户群体十分多样,大家各自的需求也不同,所以我们会建line群组,实时与客户进行沟通,保持交流。我认为,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与客户通过线上媒介建立交流都是我们主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ManGu:集团的海外客户群体现在情况如何?

Peace:疫情期间,我们几乎流失了所有海外客户群体,这让我意识到没有什么市场是一直存在的。疫情前,选择我们产品和服务的中国客户非常多,疫情期间封城、隔离等一系列措施,使得我们被迫失去了这些客户。因此,我认为,海外客户只是一小部分目标客户群体,我们需要更多关注的是泰国本土的客户群体,但这不意味着完全放弃海外客户。据我观察,疫情后,我们的海外客户群体发生了一些变化。此前,选择我们产品和服务的中国客户非常多,例如试管婴儿手术等等。但现在,前来泰国的游客数量不如从前,大家也不再选择以前非常热门的产品和服务。选择我们的阿拉伯客户、柬埔寨以及缅甸客户的数量反而在不断增长。

 

ManGu:除了医院相关业务,BCH集团还研发生产了维他命矿泉水,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这部分的经历吗?

Peace:这是我们新研发的产品,可覆盖目前所有的客户群体。维他命矿泉水在疫情期间可谓是火爆异常,一开始我们只是生产出来提供给医院内部的病人,后来才大批量生产公开销售。说实话,目前维他命矿泉水的业绩慢慢在走下坡路,具有抗氧化和碱化身体功效的碱性水慢慢开始被关注。

 

ManGu:您本人有华人血统吗?家里平时还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吗?

Peace:有的,我的爷爷是中国人,应该是中国潮汕那边的。我们过春节时,还保留着拜神、拜祖先等传统习俗。

 

ManGu:您从小有听过传统中国文化相关的教诲吗?

Peace:我记得最清楚的是要尊敬长辈。还有一点我觉得非常值得学习的是,中国人的勤奋上进。据我父亲讲述,我爷爷非常勤奋努力。在我看来,我父亲也是一个非常勤奋上进的人,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离不开他的勤奋。

ManGu:平时您怎么安排自己的工作和行程呢?

Peace:工作和生活没办法完全平衡呢。疫情期间,大家都被隔离在家里,尽管那时候医院工作比较忙,我还是在空闲时间尝试着做了一些自媒体的工作,本想着说当做一个爱好,但现在看来有时候比工作还忙,已经成为我的另一个副业。平时白天我会去办公室处理集团的工作,下班后的时间基本上被自媒体工作占满了,周末也不例外。

 

ManGu:现在很多孩子们的梦想是做自媒体或成为明星,对此,您怎么看?您认为这件事简单吗?

Peace:一点都不容易,我们现在看到的明星在镜头前大方接受采访或表演是他们已经经历过很多次,有了足够经历和体验之后所展现出来的,他们最初面对镜头的状态是我们看不到的。想做明星或者博主的前提是,很多人看到了自己感兴趣和喜欢的频道,想着自己也尝试着去做,大家都这么想的话,那么这个赛道上的竞争对手的数量绝不在少数,所以说做自媒体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如果有人问我,可以尝试做自媒体吗?我的回答是可以的,因为做自媒体本身并不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 可以在空闲时间里尝试去做,如果反响不错,甚至可以拿来当做副业,赚取更多收入。就算做得不好,也算是一段经历,如果不去尝试,肯定会遗憾,不试过怎么知道自己做不到呢。而且,目前来说,做自媒体是大家最梦寐以求的职业之一,发展势头非常强劲。但我的建议还是当做副业去做,如果没有一份固定收入的主业来支撑自己的日常生活,更不要提用自媒体来养活自己了。

 

ManGu:最后,您有什么想对中国读者朋友们说的话吗?

Peace:我之前有关注新闻,中国在自媒体这方面做得就很好,政府也会建立相应的机构和中心予以支持,让更多人能够通过自媒体获取收入。在我看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媒体发展十分有前景。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自媒体交流的质量和道德标准,尤其是作为有影响力的人,我们需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真诚对待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人。

You can share this post!

Issue 292 Cover Story 冲刺东盟商用电动车销冠 ——专访NEX(大众)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林可诺

Issue 290 Cover Story 亿万富翁的国民火锅帝国 ——专访泰国 MK 餐饮集团(大众)有限公司董事长利·缇拉果门